什么是重金属
重金属是指比重大于5的金属(密度大于4.5 克每立方厘米的金属),如金、银、铜、铅、锌、镍、钴、镉、铬和汞等45种。从环境污染角度所说的重金属,实际上主要是指汞、镉、铅、铬以及类金属砷等生物毒性显著的重金属,也指具有一定毒性的一般重金属如锌、铜、钴、镍、锡等。
土壤重金属污染是指因人类活动导致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含量超过土壤背景值,致使土壤遭受污染。
引起植物生理功能紊乱,营养失调;
导致人类致疾、致癌甚至基因突变。
(1)重金属随大气沉降和降雨进入土壤。
汽车尾气排放、工业排放是主要来源。据统计,全球每年有约1600吨汞(Hg)通过煤和其他化石燃料燃烧排放到大气中,汽车尾气中的铅(Pb)也是大气铅污染的主要来源,受污染的大气经自然沉降和雨淋,使重金属进入土壤。
(2)经污水进入土壤。
污水按来源可分为生活污水、石油化工废水、工业矿山污水和城市混合污水,人类采矿活动使原本固定在矿石晶格中的重金属变为游离态重金属进入污水中是水体重金属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些重金属高载量的水进入灌溉区,致使土壤污染。
(3)随固体废物进入土壤。
固体废物和矿物在堆放过程中,经日晒雨淋,致使重金属向地下水和土壤渗透和扩散,导致土壤污染。
(4)随农用物资进入土壤。
在现代农业生产中,人类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地膜等农用物资,由于不合理使用,导致这些物资中的重金属进入土壤。
全国服务热线400-8601059
咨询电话0512-66371109